在早期农耕时代,生产力十分低下,人奴役人的社会现象随之出现,奴隶买卖也和牲口交易一样普遍盛行。而最早的奴役与肤色并无关联,不只有黑奴,白人被卖与黑人为奴的同样屡见不鲜。

进入16世纪,西班牙人首先向西印度群岛及美洲大陆推行殖民扩张。然而,在南美洲这种热带地域,白种人一直水土难服,根本受不当地的炎热气候,成百上千人死亡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要发展热殖民地的热带作物种植园,还要开发矿藏,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便成了最要紧的前提,于是,殖民者绞尽脑汁,开始盘算着如何获得奴隶。

西班牙人首先打起了印第安土著的主意。殖民者一面凭武力对印第安人进行掠夺和屠杀,另一面则试图施以奴役,但未能如愿。白人们很快发现,相较非洲黑人,印第安人并不适宜于繁重的田间劳动;干种植园的那些粗活,一个黑人奴隶起码可以顶得上四个印第安人,而且非洲出身的黑人对南美的气候毫无压力。于是,一项引进非洲黑奴的计划在西班牙人的脑子里逐渐成形。

但是,根据教皇子午线的划分,非洲是葡萄牙的地盘。有买卖便有杀戮,葡萄牙人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成了捕捉黑奴的猎手。至此,从非洲贩到欧洲,再从欧洲卖到美洲,一条史无前例的奴隶贩运路线应运而生。

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到10年,第一批黑奴即从葡萄牙运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这是美洲引入黑人奴隶的开端,此后四百年间,奴隶贸易经久不衰。

16世纪初,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贩奴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个是上几内亚,即从佛得角群岛到塞拉利昂沿海,另一个是刚果河口及其以南地区。

不仅葡萄牙商人,连那些应刚果国王阿方索之邀而来的传教士、教师甚至工匠等,都以帮助刚果发展经济为名而行贩奴之实。到年,刚果国内局势变得很糟,以至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一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这些人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都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贵族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

16世纪20年代起,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葡萄牙商人深入圣萨尔瓦多内地,不惜远涉至扎伊尔河上的马莱博湖及在南方的恩东戈以寻求奴隶资源。圣多美岛一跃成为几内亚湾及刚果至安哥拉沿海的主要贩奴基地,无数黑奴由此踏上背井离乡的奴役之路。

随着奴隶贸易的日益成熟,欧洲中转的方式也慢慢淘汰。年,第一艘来自非洲的贩奴船直达西印度,开始了非洲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黑奴交易。到年,每年送到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黑奴已达万人。

年,葡萄牙人又在罗安达湾建立了圣米格尔堡基地,刚果河口以南的黑奴不再经由圣多美岛转运,而是从此直接贩运去美洲。这里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安哥拉和刚果的奴隶贸易中心之一。

到十六世纪末叶,黑奴交易已在各国习以为常,野蛮与蒙昧尚未得到开化,人们并不认为这种行径可耻。黑奴们被当做畜生一样买来卖去,完全谈不上任何权利的说法。为推进新大陆迅速和稳妥的殖民,欧洲各国都动用国家机器对黑奴交易行为予以维护。

17世纪中叶起,欧洲的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大陆的许多产品逐步深入欧洲人的生活,咖啡摇身一变成了人们的日常饮料,蔗糖的消耗量也与日俱增,从而促使西印度及美洲大陆生产热带产品的种植园对奴隶的需求大增,进一步刺激了黑奴贸易的繁盛。

年首次引种甘蔗之后,英属殖民地巴巴多斯迅速发展成为“西印度糖岛之母”,这里引进黑奴的数量逐年成倍增长。后来,甘蔗种植又很快推广到背风群岛及牙买加、安提瓜等地。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牙买加种植园的发展逐渐取代巴巴多斯的地位,其黑奴数量也超过巴巴多斯,奴隶与白人的比例高达10比1。而在法属西印度,17世纪中叶以后也陆续引进了甘蔗、咖啡等热带作物,奴隶需求同样旺盛。因此,仅在17世纪后半叶的50年间,非洲大西洋沿岸卖给欧洲人的奴隶数量就超过之前年的总和。

黑奴贸易前后大约经历了四个世纪。除奥地利、波兰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外,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都先后参与了这一罪恶活动。这种横渡大西洋贩卖黑奴的买卖,以牺牲非洲人的自由和权利作为代价,强制性地实现了人类劳动力的大转移,为欧洲的经济繁荣及美洲大陆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在年的“猎奴战争”中,非洲黑人部落上千万人被杀;圣多明各岛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共输入奴隶万人,而到年仅剩下多人,平均每年死亡4万多人;利物浦的船只从事奴隶贩运约趟,所贩奴隶卖价达万英镑,净赚1万英镑。殷殷鲜血,累累白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海底不知埋葬了多少黑奴的骨骸。一位美国诗人曾满怀悲愤地写道:

他们在漆黑的巨浪里,

大声呐喊:“我们是证人!”

年独立之后,美利坚联邦迅速坐大。在年,美国以大约每英亩三美分的价钱,从拿破仑手中买到了法属路易斯安那地区,该块超过,,英亩(2,,平方公里)的土地立马让美国的国土面积扩张了近一倍。到年,美国又迫使西班牙割让了整个佛罗里达。年至年,美墨战争爆发,美国通过这场规模不大的战争再次夺取了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年,俄勒冈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33州,至此美利坚一跃成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国。

自独立以来,美国的南方和北方一直便各自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北部和中部各州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年工业总产值已达18.8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而南方则实行奴隶制度,到年时各种植园已有黑人奴隶达万人之多。

南方奴隶制度成了美国社会的毒瘤,严重制约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到19世纪后,南北方的矛盾日趋激烈。当时,美国获得了西部的大片领土,接连有多个新州加入联邦。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会引发奴隶制废存的争斗。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资本主义,限制甚至禁止奴隶制度的扩张,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则力图在西部甚至全国扩展奴隶制度,双方互不相让。南方奴隶主利用其在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在争执中连连得利,导致北方民众极为不满。到19世纪50年代,双方在局部地区已酿成武装冲突。北方人随即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南方黑奴也趁机不断展开暴动。

年,美国共和党在北方成立。同年,南方奴隶主企图用武力把奴隶制扩张到堪萨斯,引发了西部农民与自由州移民反对南方奴隶主的武装斗争。堪萨斯的武装斗争一直持续到年,由此揭开了美国内战的序幕。

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南方奴隶主随即发动分裂叛乱,七个蓄奴州纷纷独立退出联邦,并于年2月组成“美利坚诸州联盟”,定都里士满,选举戴维斯为南方联盟总统。

同年4月12日至14日,南方邦联军先发制人,举兵攻占萨姆特要塞,美国内战全面爆发。

战争初期北方实力大大超过南方,北方23州有万人口,南方7州仅仅万,而且其中有多万是黑奴。北方有年产值超15亿美元的发达工业,万工人,20英里的铁路网和丰富的粮食,而南方工业薄弱,年产值只有区区万美元,工人仅11万,铁路也不过0英里。但是,南方军队素质较高,作战经验丰富,有充分的军事准备,这些主要得益于不久前结束的美墨战争。此外,南方还得到了英、法等国的支持。

年4月至年9月是“有限战争”阶段。双方集中兵力于东战场,为争夺对方首都而展开激战。南方军队的统帅是杰出军事家罗伯特·李,他试图以南军强大的战斗力速战速决打败北方。统帅部制定了以攻为守的战略方针,力争集中优势兵力寻歼北军主力,以此迫使北方签城下之盟。

在内战初期,北方对战争的准备严重不足。林肯政府的基本策略是维护南北统一,他们担心从根本上触动奴隶制度会把那些奴隶州都推向南方叛乱者的一方;在军事上则采用所谓的“大蛇计划”——将兵力分散于长达英里的漫长战线上,再加上指挥官麦克莱兰消极怠战,导致北军开局便连连受挫。

年7月21日,东战场迎来了马那萨斯会战。北方发起向南方首都进军的攻势,3.5万北方军队排着整齐队形,在军乐声中浩浩荡荡地向里士满进发。由于北方事先大造声势,宣称南军不堪一击,加上这一天正好是星期六,许多华盛顿市民,包括国会议员、记者等,身着盛装,携妻带子,甚至提着装有野餐的篮子,或驾着马车,或随军步行,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地来到战地围观看热闹。

2.2万人的南方军队在铁路枢纽马那萨斯列阵相迎。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北方军队向南军发起攻击,猛烈的炮火立刻把南军的阵地笼罩在烟雾之中。随后北军跨过布尔河,信心满满地向对岸冲击而去。谁想南军的指挥官是名将托马斯·杰克逊,他带领部队沉着应战,先后击退了北军5次冲锋。托马斯·杰克逊因此一战成名,获得了“石墙”的美称。

战斗越来越激烈,由于双方军服几乎相同,一时敌我难辨,战场一片混乱。不久,南军0援军赶到,转向反攻。缺乏训练的北军一触即溃,丢下了大批的枪支弹药仓皇逃回华盛顿。这一仗,北军损兵折将以上,而南军伤亡不到0,士气大振。

进入年,战况更为惨烈。2月22日,林肯下令50万大军向南军发起总攻。北军随即在西线节节胜利,几乎打通了南北大动脉密西西比河,海军也攻克了南方最大港口新奥尔良。但在东战场,北方却是出师不利,连遭惨败。北军司令麦克莱兰拥有重兵10万,却被罗伯特·李搅懵了,接二连三误判军情,竟把5万敌军当作15万,迟迟几个月按兵不动。

后在林肯严令之下,麦克莱兰不得已发动“半岛战役”,企图攻占里士满。罗伯特·李急率南军迎击。6月25日至7月1日,李的9万南军同10万北军展开了“七日会战”。李在机动中寻找战机,不断调动北军,然后瞄准机会对北军的薄弱环节发起攻击,一举将北军逐出了里士满附近的半岛。这一役北军损兵1.65万,南军虽也损失2万多人,但在战略上却取得了保卫首都的胜利。

李乘胜北上,8月底,与北军进行第二次马那萨斯会战。南军有5.4万人,北军8万人。此战中,李高超的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以小部兵力将北军主力拖住在阵地,主力则寻机而动,从侧翼和后方发起猛攻,四面夹击,将北军一举击溃。经此一战,北军伤亡1.4万,人被俘。南军一路追击,在布尔河再次击败北军,兵临华盛顿城下。

北军直到9月在安提塔姆会战中才顶住了李的攻势。在海战方面,虽然北方海军占压倒性之优势,但南方的装甲战舰也给北方带来很大的麻烦。北军在西线战果辉煌,从南军手中夺取了几个重要的战略据点,但东线的惨败却让这些胜绩黯淡无光。

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屡失败,共和党内部的分歧日益严重,激进派及废奴主义者提出了解放奴隶和武装黑人的主张。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林肯也渐渐意识到了解放奴隶的重要性。

而在年5月期间,林肯即已签署颁布了《宅地法》,宣布凡美国公民只需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可在西部获得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即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着从根本上断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后路,在满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的同时,大大激发了他们奋勇参战的热情。

年9月22日,林肯发表预备性的解放宣言。宣言告称:以年1月1日为准,如果在此之前,南方叛乱者仍拒绝放下武器,叛乱诸州的奴隶将从那一天起获得自由。消息传来,南方立刻炸了锅,成千上万的奴隶蜂拥逃往北方。与此同时,英国工人也发起了支持北方的示威,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原来的干涉计划。

林肯政府一方面严厉清洗军队中的南方代理人,调整了军事领导机构,任命军中名将格兰特将军统帅全军,另一方面开始以征兵法代替以往的募兵制,着手武装黑人和西部农民以增强军力。号令一出,成千上万的人纷纷报名加入北方军队,除了为捍卫土地的农民,大多数是南方逃亡而来的奴隶。北方兵源猛增,民众士气高涨,局势逐渐扭转,南北战争进入“革命战争”阶段。

年元旦,林肯正式发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告解放奴隶,所有脱离联邦并回到联邦掌控之下的州,其奴隶最迟于元旦当日获得解放。自由后的黑人虽没有得到政治权利,也未得到土地,但这一宣言表明林肯政府已从限制奴隶制转变为完全废除奴隶制,将南北战争的政治和道义标的抬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年5月,北军再次进攻里士满,在切斯罗维尔遭到李的阻击。5月22日,北军发动总攻,对南军施以长达47天的炮击。

6月李再次北进,7月1日两军在葛底斯堡展开决战。7月3日南军被击败,损兵折将2.8万人。此战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战争的主动权就此落到北方军队的手中。

在李北进的同时,格兰特在西线包围了南军密西西比河的要塞维克斯堡,7月4日要塞投降。7月8日北军占领哈得逊港,南军被分割成东西两块。北军9月攻克查塔努加,11月击退南军的反击。

年,北方最高统帅部调整战略战术,在东、西两线同时展开强大攻势——东线着重消耗敌方力量;西线则以重兵深入腹地,切断“南部同盟”的东北部与西南部之间的联络。

年9月,谢尔曼将军摩下的北军一举攻克亚特兰大,两个月后开始了著名的“向海洋进军”,一路横扫敌方的各种军事据点,同时摧毁了对手的市场设施,使南方经济陷于瘫痪。而在东线,格兰特将军统率的北军也把敌军逼到了叛乱首都里士满附近。

到年初,奴隶都跑光了,种植场经济土崩瓦解。北方海军再实行海上封锁,几乎断绝了南方与欧洲的贸易。南方大势已去,粮食与日用品越来越匮乏,逃兵与日俱增,进而内部矛盾爆发,许多小农纷纷加入“联邦派”从事反战活动。

年4月9日,李的部队陷入北方军队的重围之中,被迫向格兰特请降,持续四年的美国南北内战终于结束,美国联邦恢复统一。

整场内战参战的万人绝大多数为志愿兵,其中75万士兵战死,40万人伤残,不明数量的平民也遭到殃及。

南北战争是工业革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战争实例实革新了传统的战术与战略思想,确立了战地医疗等现代战争的标准和规范。工业革命带来了军事上的巨大进步,双方都使用了金属弹壳和后装填步枪作战,以铁路和蒸汽船实现快速的兵力机动和集结,用蒸汽铁甲战舰进行海战,机械连发枪第一次投入实战。内战过程中,北方首创了以标准化零件组装武器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加快了美国的现代化进程。

南北战争的局限性在于林肯政府只是废除了南方叛乱诸州的奴隶制,这些黑人虽然被解放了,但是并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权力。黑人在内战后的重建时期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视和种植场主的剥削,但是,黑人已从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为未来在政治上取得公民权及选举权劈开了道路。

因此,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是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对奴隶的解放更是人类文明史上里程碑式的进步,这一重大举措把人文的理念升华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同时,北方在战争中的胜利使得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美国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奴隶制的消灭又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进而推动美国到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农业资本主义大国。

历史的诡异在于,你根本无从知道风水会如何轮流的转,或者接下来会转到哪一个角度。十万年前被排挤、赶杀出非洲的那帮智人,他们历经艰难困苦,背井离乡,被迫在寒冷的欧亚大陆屈求生存,然而,他们的后人在十万年后却在无意中为先祖讨还公道。所谓君子报仇,这已不是十年不晚了,而是十万年不晚。尽管这些殖民的白人根本没有报仇之意识,他们纯粹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黑人们确在命运上承受了轮回。

非洲人在遭受奴役的同时,其祖先挣来的家园也难逃洗劫。大量的黑人劳动力被强迫移徙至美洲大陆,使得原本就欠发达的人类老家在经济上更加雪上加霜,落后变得变本加厉。而人烟稀少的美洲则成了最后走出非洲的那批智人的栖息地,尽管原居的印第安人也是被迫加塞。四百年的奴役历程,使得美洲大陆及那些星罗棋布的岛屿无不布满非洲人的足迹。至此,现代智人已从非洲姆圪崂那个小地方四散而出,终于达到了一个粗略的均衡,占据了地球上所有的宜居陆地。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白癜风最好治愈方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angz.com/ssswdgk/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