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疾病术后 http://www.gangnongzhong.com/gzzx/5203.html
邱华栋一九六九年生于新疆昌吉,祖籍河南西峡。文学博士,研究员。曾任《青年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夜晚的诺言》《白昼的躁动》《正午的供词》《花儿与黎明》《教授的黄昏》《单筒望远镜》《骑飞鱼的人》《贾奈达之城》《时间的囚徒》《长生》等十二部。另有中篇小说《手上的星光》《环境戏剧人》《闯入者》等二十多部、短篇小说《社区人》《时装人》《我在那年夏天的事》等两百多篇。共出版长篇、中短篇小说集、电影和建筑评论集、散文随笔集、游记、诗集单行本九十多种。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日、俄、法、德、意大利、西班牙、韩、越南等多种文字发表和出版。二〇一六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邱华栋文集》六册,二〇一九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邱华栋文集》三十八册,共九百万字。另与人合作出版有学术著作《金瓶梅版本图鉴》《红楼梦版本图说》《电影作者》等。曾获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上海文学》小说奖、《山花》小说奖、《广州文艺》小说奖、北京老舍长篇小说奖提名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编辑奖、茅盾文学奖责任编辑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优秀编辑奖、萧红小说奖优秀责任编辑奖、《人民文学》林斤澜小说奖优秀作家奖、《十月》李庄杯短篇小说奖、《作家》“金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中骏杯双年奖短篇小说奖、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奖等奖项。中国故事

创作谈

邱华栋

  《芳草》发表的这三篇小说,是我最近写的一个九篇系列小说的一部分。

  这九篇小说,篇幅在长短篇到短中篇之间,也就是说,在一万字到三万字之间。其中,有三篇小说《唯有大海不悲伤》《鳄鱼猎人》《鹰的阴影》分别发表在杂志上了,二〇一九年四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以《唯有大海不悲伤》为书名,先行结集出版。

  还有三篇,是《望云而行》《冰岛的尽头》和《河马按摩师》,近期将分别发表在杂志上,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   发表在《芳草》这一期的三篇小说,也是我这九篇系列小说的一部分。我写小说,往往由一个很小的灵感或者细节延展开来。《普罗旺斯晚霞》这篇小说,缘起于很多年以前,我在法国南部的一次旅行,我记得,那天,我从一个法国画家的画展上出来,正巧看到了普罗旺斯的晚霞,非常灿烂夺目,这个景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并最终变成了我这篇小说的题目。

  《哈瓦那波浪》的写作缘起,是某年我出访古巴的时候,不经意地在酒店大堂咖啡厅里,看见一个表情忧郁的华裔少年,一个人坐在那里的样子。他的孤单和忧郁让我记忆深刻。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

  后来,我在面对古巴的一个风平浪静、碧空如洗的海湾白沙滩的时候,想象着这里应该有一场冲浪的比赛。实际上那个海湾平时并没有适合冲浪的条件,我在小说里完成了它。这篇小说我本来还想写得更充分一些,比如,我了解了很多翼装飞行运动的细节,我一开始想把这篇小说写成男女主人公分别进行冲浪和翼装飞行的运动,与对方的远距离心理交流,最终,我只写了男主人公的冲浪这一条线。

  《圣保罗在下雨》的缘起,是有一年在圣保罗上空,我乘坐的飞机即将降落的时候,看到的一场雨。这场雨让整座城市都在雨幕中,成为我记忆中的雨之城。巴西是一个充满希望也充满矛盾的国家,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巴西利亚的旅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因此,从上述的九篇小说,可以看到,每一篇小说的出发点对于我来说,都是由一个很小的感觉、印象,然后逐渐地被我的经验和想象扩展、填充起来,成为一篇篇小说的。

  这九篇小说里的主人公,他们有自己生活中的缺失和困难,也有自己的希望和勇气,他们生活在、活动在地球上各个地方。如果你转动地球仪,去寻找我的小说主人公所活动的场所,你会有很有趣的发现。

  这也正是我写这一组小说要达到的一个效果,那就是,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中国人或者华人的故事,本来就非常精彩。

编辑手记日暮乡关何处是

  

  在百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叙述传统中,精神的原乡远远超越了地理的原乡,成为文学场域中作家们念兹在兹、始终为之奋力耕耘的秘钥,更是除却地理原乡以外,可以抚慰心灵、安放灵魂的精神之所。她满怀生命的意义、体现生命价值,同时富有浓郁的乡愁、诗性的光芒和智性的回望。

  本期刊发的邱华栋的三篇“中国故事”,立足当代中国经验,接壤全球化元素,其主人公们在或多或少的失意和彷徨中不得以出走于地理上的故乡,又极具思想包容与选择自由,在故乡以外的远方依旧饱有坚定、从容与自信,在普罗旺斯、哈瓦那、圣保罗这些暗含重启生活的可能之地,在历经沧桑的人生晚景中,他们困顿惆怅地展开了对来路与去路的思索、对心灵归属的叩问、对精神原乡的追寻,不断自问:乡关何处、何以消愁?一切看似有解却无意去解,终落脚于娓娓直述中对时代的独特的观察与忖量。

哈瓦那波浪(节选)

邱华栋

  

  我在哈瓦那等她来。当时,我的女友凌云正在准备挑战贵州新发现的一个很深的天坑。她是一个攀岩爱好者,她要从那个天坑下面沿着峭壁爬上来。我和她吵架了,我不同意她去探索那个天坑,结果她二话不说就自己飞回国内,和她的一些攀岩伙伴前往那个天坑了。

  我只好一个人先来到了哈瓦那,我是从加拿大多伦多飞过来的,拿着旅行签证。听说古巴有些地方的海滨沙滩和波浪非常好,适合水上运动,诸如浮潜、冲浪,我就想来转一转。我不断地给她发短信,我说我一边在古巴游荡,一边等待她的到来。最后,她给了我一个很短的信息:等着我。

  那么我必须要等着她了。这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女孩,我拿她没有办法。实际上,她父母也拿她没有办法,她就是喜欢冒险。上中学的时候,她的宠物就是一条蟒蛇,她曾给我看过照片,那是一条巨大的黄金蟒。她上高中后,就学会驾驶越野车,还养着一条狼狗。上大学后,结识了一批驴友,到处徒步走,发展到后来,就开始攀岩了。

  我到达哈瓦那的那天晚上,有些区段很安静,特别是滨海大道上。我就像是一个孤魂野鬼,谁都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哈瓦那的滨海大道上,看海边波涛汹涌,那的确是惊涛骇浪,一浪又一浪,带着巨大的喧响,摔打在堤岸下的礁石上,破碎的浪花被风带过来,一下子就能溅满我一脸。

  这条哈瓦那最长的滨海大道,我用我的脚丈量着。它恐怕有十公里长,从老城区的圣萨尔瓦多礁头城堡,一直到埃尔门多瑞兹河,拐了几个大弯,都是这条滨海大道。

  我喜欢在这里溜达,向北看去,可能是从美国迈阿密冲过来的巨浪不断激荡着堤岸,海水腐蚀堤岸,冲击着这座城市的边缘,成为某种象征。我凝视着巨浪,就像在凝视我的内心。

  走在滨海大道上,这个时候说话声是听不到的。在滨海大道听到的永远都是那惊涛骇浪永不停歇地扑过来,摔打在礁石和堤岸上碎裂的声响。高高扬起的白色浪花在狂风的助力下,喷溅到大道上。哈瓦那的波浪浪头特别大,让遥远而清凉的浪花打在我的脑袋上,我就会清醒很多。

  这条大道上看不到什么车辆。哈瓦那很多老爷车的存在,使你会疑心你进入到了一个时间胶囊里,时间完全被封存了,封存在五十年前的时间段里。那些老爷车还能开动,车里坐着的,通常都是来自欧美的游客。他们穿着颜色鲜艳的衬衫,戴着墨镜,大呼小叫地在滨海大道上疾驰而过,改装后的汽车排气管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这样的景象每天都在这里发生。

  我不怕波浪,我本来就喜欢冲浪。我听说在古巴西边的某个湾区,那里的浪很适合冲浪。我在哈瓦那,每天在滨海大道上走过很多趟,然后去唐人街找一家餐厅吃饭,那里仅剩不多的一些华人对我也不亲热。

  我吃着古巴化的中餐,想骂人,脑子里想到的却是多伦多或者迈阿密的海滩餐厅里好吃的龙虾和鲱鱼。

  在古巴要用外汇券,要抽雪茄,古巴的医疗和教育都是免费的,但上不了网。或者你可以去邮局附近上网,我发现只有那个地方信号强。很多哈瓦那的年轻人就聚集在那里,拿着手机晃来晃去。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在那里打算搞示威游行,可后来我看到他们一个个都专注在自己的手机上就明白了,原来,他们是去上网的。那个地带信号好。这就很有意思了。

  当然,你最好不要笑,这就是哈瓦那。谁一开始看到那些外墙已经剥落得斑驳陆离的老建筑,都会感觉自己来错了地方。我也是。哈瓦那的很多旧建筑都带有柱廊,有科林斯柱、爱尼奥柱等各种希腊、罗马式柱廊,可以看到欧洲文化的深刻影响。就像是时光突然冻结了,几十年没有怎么变化,可你进去之后,你会发现这些石头建筑结构非常结实,里面的装修和用具十分现代和生活化。一九五九年古巴革命之后,这里的建筑就停在那里不动了,在时光里变旧,人却一代代都在变得更新。

  在唐人街,我发现原来地图上的上海戏院早就拆除了。在哈瓦那的唐人街看不到几个华人。好不容易看到一个,还是古巴人和华人的混血。一百多年以前,大约是一八四七年,有六百多个中国苦力来到了哈瓦那。他们在古巴岛上从事种植甘蔗的行当。此后的三十年里,大约有十二万多华工来到了古巴,大都死在了岛上,还有一些可能流落到了北美洲。

  这么多年过去了,华人还有多少呢?我不知道,也许还有三百个?我是没有碰到几个,现在,哈瓦那又多了我一个,在这里游荡。

  

  还记得我从加拿大多伦多乘坐加航航班,来到哈瓦那的情形。飞机穿越了美国东部大地,飞临加勒比海,我在舷窗边上看得到海洋中一些小的岛屿,以及海面上开花的白浪。

  飞机降落的时候,哈瓦那正在下阵雨。哈瓦那机场十分陈旧,简陋,机场服务人员看着十分朴实。黑人居多。出站花了半小时,因为行李要一件一件过安检检查。

  我搭乘的机场出租车的司机是个黑人,他性格开朗,和我用西班牙语交流,一路上给我介绍古巴的情况。机场距离哈瓦那市区不远,车子进入到哈瓦那,从街景上看,我很失望,有点类似中国八十年代的城市。按照我给司机的地址,他把我拉到了哈瓦那的“中国城”。按照早就订好的旅馆地址找过去,我安顿下来。这里是哈瓦那的老城区,靠近海岸。房子非常旧,里面的床铺、盥洗室也都很简陋。不管如何,这就是哈瓦那。

  我出去找一家中餐馆吃饭,有不少古巴人,还有几个华人也在餐厅里吃饭,我点了几道中国菜,有鸡蛋汤、炒豆角、滑溜鱼片等。米饭是糙米,吃着口感很不好。吃完了饭,我就一个人在哈瓦那的老城到处转着走。

  哈瓦那老城区都是当年的西班牙殖民者盖的老建筑,那些别墅、公寓都很陈旧,我感觉我来到了一个更加破旧的罗马。在城区游走的人都是新的,西方游客穿梭其间。可见,古巴尽管很多东西需要配给,要凭票供应,外国游客带来的活力则改变着一切。

  在一座小广场边,我看到了古巴人摆的书摊,书摊上以古巴书籍为主,封面大都是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

  我穿越广场,看到了过去的古巴总督府。在街心花园边上,有古巴人的小乐队在演出,玩儿着吉他、提琴和沙锤等乐器。我感觉古巴音乐的基调都是欢快的,从来听不到忧伤,节奏强,是南美音乐、非洲音乐和欧洲音乐的结合。而构成古巴人的族源,既有非洲黑奴,也有印第安原住民,还有欧洲前殖民者,古巴的音乐也混合了这三者的元素。几个黑人演奏和唱歌,一些游客就在那里围观,并且摇摇摆摆地跳着。

  街道上矗立的铜雕人物像,我大都不知道他们是谁。好像有一尊是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塑像,还有哥伦布的铜像。我走进一家画店,看到一个古巴画家的一幅大画,卖十万美元。他画的是古巴人的各种形象。

  哈瓦那社会秩序良好,人们慵懒而友好,对外来的游客并不好奇。乞丐不多,我见到有那么两三个,坐在那里,等着你扔下几个钢镚。

  我经过了美国原大使馆旧址,以及海明威住过的一个酒店,至今,他住过的那间屋子,还在四楼上保留着。西班牙人盖的老旧建筑,典雅而漂亮,非常有味道,这么多老建筑是哈瓦那最有魅力的地方。可见,古巴革命后执政的人变了,但他们并没有把旧建筑全部毁掉。有这些几百年的建筑在,城市文化的历史和记忆就不会断裂。

  我走过人民广场,看到一尊站在那里的何塞·马蒂的塑像,和霓虹灯组成的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的像,在大楼外墙闪烁。

  游客很多,我在他们身边飘过,根据他们说话的语言,能听出来他们是一些加拿大和美国游客,此外还有欧洲人,以西班牙人居多。加拿大天气太冷,他们喜欢来古巴游玩。这些外国游客来了古巴,会被直接拉到涉外宾馆和海滩度假区,在那里旅游消费,基本与古巴人不怎么接触,花费的也都是外币。这是古巴如今很重要的外汇来源。

  古巴货币分红比索和土比索,红比索外汇券和美元是一比一,土比索则是二十比一。假如直接使用美元,和红比索外汇券相比,还要扣掉零点一三的政府强征税,这样红比索和美元的兑换就是一比零点八七,更不划算了。

  现在是劳尔主导的改革开放时期。能够感觉到古巴的变化在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但也许年轻人觉得变化慢,可是执政者觉得不能太快了。

  转了半天,我在外面吃了热狗,回到了房间里,觉得很困倦,躺下来很快就睡着了。

《哈瓦那波浪》节选自年第6期

年第6期目录

芳草新语

新才子书

普罗旺斯晚霞(短篇小说)/邱华栋

哈瓦那波浪(短篇小说)/邱华栋

圣保罗在下雨(短篇小说)/邱华栋

中国故事(创作谈)/邱华栋

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及其世界图景(评论)/李云雷

邱华栋地图上的中国与世界(评论)/李蔚超

远行者必有风景:邱华栋的世界地理学(评论)/季亚娅

编辑手记

短篇小说

香樟树/平凡

村旗/石野

中篇小说

麻雀寓言/宋离人

芳草文史

寻找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蓝博洲

风范汉诗

好事近(十八首)/清平

改变(十六首)/王学芯

车站(十首)/王晖

天蒙蒙亮(二十二首)/康雪

现代汉语诗歌的关键词——总体性诗人:长诗与终极文本/霍俊明

当代文学名家:田天(封二、封三)

篇名书法:李浩

END

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saerwaduo.com/ssswdcy/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