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的quot伪满洲国quot
伪满是“九一八”事变的产物。发动事变的日本关东军为了长期统治中国东北,派遣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在天津策动“便衣队暴动”,将隐居于此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带到长春,拥立为“满洲国”执政,宣示这个伪政权正式建立。 伪“满洲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为溥仪。年3月8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年号”为”大同“。年3月1日,溥仪在“新京”南郊杏花村举行“登基典礼”,改伪“满洲国”为伪“大满洲帝国”。溥仪为“皇帝”,“年号”为“康德”。 在伪满成立的年3月,其“外交总长”谢介石便向日、美、英、法、德、意、苏等17个国家发出通告,希望建立外交关系。但除了日本于6月宣布承认伪满外,其他国家都没有积极回应。美国更在此前发表声明,宣布不承认任何违反《国际联盟盟约》和巴黎公约的行为。 年2月,国际联盟以44票赞成、1票弃权、1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决议,肯定中国对东北拥有主权,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粉碎了日本的美梦。 年3月,德国记者恩斯特·柯德士乘坐西伯利亚特快列车横跨苏联,来到中国东北,采访由“执政”登基为“满洲帝国皇帝”的溥仪。这位第三次临朝称制的皇帝面对柯德士“您如何对待除了日本还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承认满洲国这个问题?”时,回答是“我们首先要能够证明自己是一个国家”,彷徨无措的心态跃然纸上。 出乎预料的是,溥仪接受柯德士采访两个月后,一个新的邦交国自己送上了门。这个国家并不在伪满曾经谋求承认的17个国家之列,也不是日本的睦邻友邦,而是一个遥远的北美洲小国萨尔瓦多。年5月21日,萨尔瓦多驻日本东京总领事葛伦沙通知伪满唯一的“驻外公使”丁士源,该国已在3月3日宣布承认“满洲帝国”。消息传开,中国各界一片抗议。 20世纪30年代,日本、德国、意大利的关系日益亲密,日本一直希望德国和意大利能够承认伪满政权,但进展却非常迟缓,德国对此的态度尤其令日本不满。但随着纳粹党政权的上台,德国的远东政策在两个集团间形成了角力。纳粹党,特别是其对外政策部主张进一步与日本发展关系,承认伪满政权以获得日本许诺的特殊经济地位并获取回报。年11月,德国的盟国意大利在加入日、德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后率先正式承认伪满。次年2月,希特勒在国会演讲中宣布承认伪满。 在伪满政权建立后,欧洲各国普遍保留原驻中国东北的领事馆,苏联也不例外。但允许伪满前来设立领事馆的,却只有苏联一家。伪满“建国”之初,就在苏联的海兰泡和赤塔设立了领事馆。 经过张鼓峰、诺门坎几次冲突,苏联和日本在年4月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特别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正式承认了伪满洲国,并换取了日本对“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承认。中国政府对友邦与敌国交互承认中国领土上的分裂政权一事“至为愤怒”,但因需要苏联支援物资坚持对日抗战,也只得克制了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波兰一度和日本走得很近,也因此承认了伪满。但波兰亡国后流亡英国的西科尔斯基政府于年2月宣布取消承认。二战爆发后,加入轴心国的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几个小国,亲法西斯的西班牙、丹麦、芬兰、泰国等国,德国制造的维希法国、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傀儡政权陆续宣布承认了伪满。梵蒂冈也在年委派“吉林代牧区宗座代牧”高德惠负责“与满洲国政府交涉”,这是否属于承认伪满一直存在争议,但年伪满出版的《满洲建国十年史》中,承认伪满的国家里并没有将梵蒂冈列名其中。除此之外,列名伪满“邦交国”的,还有日本制造的“自由印度”政府、缅甸巴莫政权、菲律宾劳雷尔政权等几个傀儡政府,日苏羽翼下的两个蒙古政权以及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saerwaduo.com/ssswddl/11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木头姐又发争议言论称赞萨尔瓦多投资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