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旅新航路的开辟
白癜风医生 http://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新航路的开辟 年左右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年以前的世界基本处于闭塞的状态,新旧大陆之间更是互相隔绝的,直到1年左右完成的地理大发现,使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进行直接地接触。 马可波罗的中国行 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4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他写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一一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在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 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宗教的谬论和传统的“天圆地方”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哥伦布发现美洲 哥伦布通过阅读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相信地球是圆的,只要从欧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印度,得到大量的黄金、香料。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哥伦布来到经济基础强大的西班牙,向西班牙国王陈述了他的主张和设想。西班牙国王决定给予赞助。 他的船队由3艘大帆船和83名水手组成。哥伦布指挥船队一直向西驶去,在几乎快要放弃时候,他们来到了一个岛屿,面对繁盛的草木哥伦布宣布这里是西班牙的土地,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哥伦布以为他已经到了印度,所以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哥伦布向南继续航行,到达了附近的古巴和海地,这里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只是有许多他们从来没有见到的动植物和风土人情。 哥伦布到达海地以后,把欧洲大炮和火枪带到了岛上,开始了对当地人民的血腥统治和疯狂掠夺。哥伦布为了炫耀他的成功,带着掠夺来的财富和10个印第安人返回,于年3月15日回到西班牙的帕洛斯港,向欧洲人宣布他已经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这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哥伦布得到了国王的礼遇,成为西班牙的贵族。 不久,西班牙国王决定再次派哥伦布远航。这次,哥伦布先后到达多米尼加、海地等地。此后,哥伦布又两次到达美洲。年5月20日,他病逝。哥伦布至死都认为他所到的地方是印度。后来一个叫作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冒险家到了美洲大陆的另一边,看到了太平洋,从而证实了哥伦布发现的并不是印度,而是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个新大陆。后来,人们就把那里称为亚美利加洲、即美洲。 麦哲伦环球航行 年9月,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麦哲伦率领一支由多人5艘船只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环球远洋探航。 经过两个多月的海洋漂泊,船队越过大西洋来到巴西海岸,后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大海湾。他们以为已到达了美洲的南端,可以进入新大洋了然而随着船队在海湾中前进,发现海水变成了淡水,原来此处只是一个河口,这就是今天乌拉主的拉普拉塔河的出口处。 船队继续向南前进。3月的南美洲已临近冬季,航行极其困难。月底,航队来到圣胡安港,并在这里抛锚过冬。经过近5个月的休整,到了8月,又到了这个地区春暖花开的季节,麦哲伦又率领船队出发了。两个月后,船队又发现了一个海口。这个海峡弯弯曲曲,波涛汹涌。麦哲伦在海峡中摸索着前进。船队航行1个月后,终于走出海峡西口,见到了大海。为了纪念麦哲伦这次探航的功绩,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年3月,在人人疲乏虚弱之际,航队来到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岛,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3月底船队来到了菲律宾群岛。当麦哲伦原来从马六甲带走的仆人亨利用马来语与当地土人对上话时,他的环球航行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他从西方向西航行终于到达了东方,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球的的确确是圆形的。 后麦哲伦在一次与当地部族的冲突中被杀害。最后,麦哲伦的助手越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过好望角,辗转1年多,终于在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 太平洋名称的由来 年,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巴尔沃亚从巴拿马海岸看到太平洋时,命名为“南海”。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过波涛汹涌的麦哲伦海峡,进入新的大洋。当时天气睛朗,船队在大“南海”航行了3个月零20天,一直是风平浪静,太平无事,因此麦哲伦使把这个叫作“南海”的大洋改称为“和平之洋”、我们今天称之为“太平洋”。 吃人的圈地运动 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国际间贸易的扩大,毛纺织业突然繁盛起来,羊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英国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养羊大国,这时除了满足国内的需要以外,还要满足国外的羊毛需要。因此,养羊业 这时,一些贵族开始投资养羊业。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一时间,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的一块块的草地。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首先是从剥削农民的公共用地开始的。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首先在这里扩大羊群,强行占有公共用地。而后又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把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出家园,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变成养羊的牧场。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英国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圈地的结果,使英国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只好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无产者。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进入生产羊毛制品的手工工场和其他产品的手工工场,成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在这种手工工场里,工人的工资十分低,而每天则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种“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的劳动力。后都绎王朝与早期斯图亚特王朝考虑到兵源、财政和社会治安诸因素,基本上采取反圈地政策。 ——本文为《世界上下五千年》笔记,图片选自网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saerwaduo.com/ssswdfj/6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世事丨今天,中国与萨尔瓦多建交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