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柳成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成就了
在哥伦布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他叫做“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这次登陆在无意间开启了中国人口大爆炸的序幕。 哥伦布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世界人口大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曾经这句豪言壮语响彻神州,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时至今日,我国的人口总量仍居世界第一,庞大的人口体量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为我国成为全球性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有文明开始,我国的人口就开始了持续而漫长的增长。除去战乱影响,人口基本都在增长,遇到“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等这样的大一统局面人口能出现一个大的高峰,但是纵观人口的增长趋势、不得不承认的是,人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有着一个极限峰值,这个数值始终无法突破万。 但是,人口的瓶颈在明朝之后开始逆转,至明朝灭亡人口一度接近两亿。但是随着明朝覆亡,人口再度遭遇巨大损失。 清朝作为中国大地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一个让国人又爱又恨的存在。清朝在维护疆域,保障巨大战略空间上做出了坚实努力,同时在人口保有量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经过改朝换代的战乱,至顺治十二年(年)全国人口为万,康熙四十三年(年)达到1亿人;乾隆二十七年()人口达到2亿;乾隆五十五年(年)超过3亿;道光十四年(年)突破4亿,形成中国人口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同样是封建王朝,明清为何会有人口的剧烈膨胀,尤其是清朝,是什么原因让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这样的人口奇迹,谁应该为人口的“爆炸”负责? 促成明朝人口大增的一个重要推手就是高产作物的引进。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开始被欧洲殖民者劫掠,来自美洲的高产作物玉米开始在全世界传播,最终通过南洋商人的“偷渡”进入中国并迅速扩散。 以玉米为例,年出现在广西,到明朝灭亡已经推进到黄淮流域。清朝继承这一基础,从到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时期内,玉米在我国已经传遍二十省。 除玉米外,同时期土豆、红薯、木薯等作物也纷纷落户中国,这类外来作物的共同特点是适应性强且高产,特别是水土贫瘠的山地,使得可利用土地大量增加,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清朝统治者还着手改进农作制度,在温度较高的两广两江地区推广双季稻,两广地区“一年三熟”制度基本成型。这使得土地利用率提升,保证了粮食增产。 众所周知,现在我们常吃的玉米、红薯、土豆都产自南美洲,正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这一举动,在无意间开启了中国人丁兴旺的大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saerwaduo.com/ssswdly/11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冲破思维障碍,让自己强大起来老张教育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