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ndhikaRamadhian的极简烂漫

提到极简主义,

人们的印象往往离不开

“断,舍,离”、“黑,白,灰”。

摄影师AndhikaRamadhian拍摄的系列作品,一定能颠覆你对极简主义的想象。

今天就跟所样一起来欣赏一下明亮色彩和几何形状创作的光学幻境吧!

?

AndhikaRamadhian是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年轻的平面设计师。

图案和色彩是他作品中最突出的两大元素。

他认为美与美学一直与人有着本能的关系,

并且可以有效地将它们用作一种

充分而有力的交流方式。

Andhika的创作灵感来自许多方面。

例如他自己的生活经历,电影,音乐以及超现实主义大师勒内·马格利特和萨尔瓦多·达利的作品。

?

他的作品构图常常采用

大场景,小元素,这种强烈的视觉反差,营造一种万物空灵之感。

极简本身给人舒适的观感,

AndhikaRamadhian用色彩将这种舒适感发挥到极致,作品颜色的搭配、色调、层次都拿捏恰到好处。

 

?

 

平面设计出身使他的作品

画面非常“有序”,且充满故事性,

像一种情绪、一首诗,

打开了观者遐想的天窗。

?

月亮,太阳,云彩,

这是AndhikaRamadhian最常使用的元素,

他的作品就是这样给人一种极为清爽的感觉,极简的配色让他的画面极具视觉张力,却又并不突兀。

“人的渺小”与“空旷背景”的极大反差,

颇有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气魄,又或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旷达。

?

这种刻意营造出来的“人之渺小”和“背景之空旷”的强烈反差感,

除了让人感受到一种诗意和孤独感之外,人们会把自己的视角直接切换到作品中人物的视角,

进入观看和体验模式,随之感受到的是一种独享整片风景的爽快。

空旷的环境,通常大半部分都是天空,

配一轮圆月或是一弯月牙儿,人物或者动物像一个小得几乎可以被忽略的剪影,组成了他纯净而又宁静的梦幻世界。

?

与其他的摄影大师不同,

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平时其实都是用iphone手机拍摄,然后再在PS上做后期,这样也解决了人物像素低的问题。

用平面设计来单独制造空间,

然后将人物缩到很小,

再植入到空间画面中,

通过光影来营造画面的真实感和戏剧感,

这也是AndhikaRamadhian的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

?

我们看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一些现实中很难实现的场景,

但是通过他自己手工制作和电脑后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超现实的美丽梦境。

AndhikaRamadhian的作品灵感来自很多方面,

像电影、音乐、自己的生活经历等等,

当然,向大师学习也是他的创作方式之一。

除了玛格丽特,艺术鬼才萨尔瓦多·达利也是他的偶像,

他的很多作品的确带有一种达利的未来主义意味。

?

AndhikaRamadhian是一个非常精妙的造梦师,他把照片的世界造得这么美。

这让我们置身于一个纯粹与宁静的世界不想出来,又仿佛是摄影师自己为自己精心打造的一场又一场奇幻之旅。

照相机除了记录世界,

也可以造世界。

这就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

本期分享就到这里啦

更多摄影师作品可以进入首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saerwaduo.com/ssswdjd/8910.html